把“美”送进校园 让“美”心中扎根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7-12-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孩子们开心地观看儿童剧的演出 北京电影乐团的精彩演出拉开了“双百工程”的序幕 国家“非遗”项目面塑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戏曲文化走进校园 孩子们认真学习国家“非遗”项目剪纸技艺 国家“非遗”项目面塑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 孩子们亲手体验传统民间手工艺糖画 孩子们争相展示亲手制作的面塑小作品 革命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专场演出走进校园 孩子们欣赏由太原市歌舞杂技团表演的精彩杂技 “双百工程”为孩子们带来精彩的儿童剧 邀请维也纳指挥家哈克尔走进学校管乐团对学生辅导 孩子们认真观看国家“非遗”项目孝义木偶戏的长绸技艺 山西省曲艺团将国家“非遗”项目京东大鼓带进校园 太原市实验晋剧二团将山西地方晋剧绝活带进校园,为孩子们带来优秀传统文化熏陶

    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

    近年来,在太原市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太原市的美育教育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和发展,尤其是已连续开展27年的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月,在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太原市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被列入太原市重大民生项目。这是太原市教育部门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精神的具体行动,对推进太原市学校美育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太原市“双百工程”以“深化优秀文化艺术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通过“政府购买,文艺院团服务”的方式,邀请百名艺术家(艺术院团)深入百所中小学校,演出项目有交响乐、民乐、戏曲、舞蹈、杂技、曲艺、儿童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艺术等经典作品及专家讲座。

    2016年4月8日,太原市“双百工程”启动。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邀请著名指挥家曹丁、刘峥,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晋剧名家王爱爱,男高音歌唱家马啸以及维也纳指挥家、比利时钢琴家、汉诺威钢琴家、中国电影乐团、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艺术家7000余人次走进各级各类学校,完成演出260场,惠及师生27万余人。

    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美育工作长期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受制于认识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均衡等原因,美育工作存在“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现象。为改变这一现象,太原市教育部门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深化学校美育改革,积极探索构建大、中、小、幼相互衔接,课内课外相互结合,普及提高相互促进,学校社会互联互通的“双百工程”美育体系,充分发挥了美育的育人功能,产生了积极社会效应。 

    设计过程中,“双百工程”确定了三个目标:

    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弘扬先进文化。“双百工程”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活动全过程,引进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引导青少年学生亲近艺术、欣赏艺术、热爱艺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响应太原市“担复兴大任,做时代新人”的号召,将新编革命现代晋剧《高君宇与石评梅》引入“双百工程”,并在高君宇的母校太原五中等学校举办专场演出,以山西传统艺术的形式向广大青少年展现了高君宇如“火花”、如“宝剑”的革命历程,不仅对广大青少年进行了戏曲艺术熏陶,还带来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洗礼。

    二是亲近传统戏曲,助推特色发展。为贯彻落实“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精神,太原市教育部门在“双百工程”中大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邀请晋剧名家王爱爱及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师生,面对青少年展示晋剧的服饰美、色彩美、造型美、韵律美,普及晋剧绝活、名家唱段、脸谱艺术、服饰道具等戏曲知识;新建路小学羊市街分校在“双百工程”的带动下,发展形成了“晋剧”校本特色,将戏曲文化打造成为学校的精品名片。

    三是扎根山西本土,传承非遗绝活。山西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得天独厚的传统美育资源。太原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纳入“双百工程”,引入了绛州鼓乐、孝义皮影戏、孝义木偶戏、中阳剪纸、闻喜花馍、绛州木版年画、平阳麻笺和老陈醋酿制技艺等19项国家级别、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组成非遗系列,引导学生参与,培养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为非遗传承营造了良好氛围。太原市聋人学校引入“非遗”项目“烙画葫芦”,提升了学校美育品位,还让孩子们掌握了一项生存技能,帮助孩子们更加自信地走入社会、面对挑战。

    实施过程中,“双百工程”形成三项机制:

    一是整合美育资源,建立共享平台。太原市教育部门建立了教育部门牵头、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吸引和整合社会优质美育资源,全方位拓展学校美育载体。近年来,先后与山西省文化部门、山西工艺美术集团、山西省交响乐团、山西省民族交响乐团、山西省曲艺团和各高等院校等十余家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丰富了活动的种类,保证了活动的质量。晋剧皇后王爱爱、著名指挥家曹丁等艺术家以严谨的敬业态度、精湛的艺术造诣带给广大青少年深深震撼。

    二是依据校情订单,服务学生发展。在推进“双百工程”过程中,太原市教育部门充分考虑地区和学校差异,重点关注农村、贫困地区学生的美育需求,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和学校办学特色,为学校量身定制进校园项目,努力使活动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晋剧现代戏《托起太阳的人》讲述职教人为构建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所经历的苦辣酸甜和心路历程,将艺术素养与职业技能有机结合,在财政金融职业学校引起强烈共鸣,产生了良好效果。

    三是设计互动环节,突出实践体验。太原市教育部门积极探索文化艺术教育方式,形成了“展示—讲解—互动—体验”的活动模式,有效提高了活动质量。皮影戏走进各学校,许多学生在剧团老师指导下上台参与体验,在欢声笑语中学习非遗知识、体验非遗技艺。活动还邀请了家长和老师参与,将艺术熏陶同家校联系、亲子互动紧密结合起来,融洽了师生关系,强化了家校联系。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今后,太原市教育部门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在以下几方面继续深入推进“双百工程”:

    一是内容上,向“新”谋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摆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位置。“双百工程”将继续以红色经典、传统戏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优秀中华文化为载体,树立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还要不断丰富艺术种类,让更多学生在艺术欣赏中推开一扇窗,发现意想不到的美;科学引入外国优秀文化艺术,让更多青少年学生欣赏世界经典艺术,逐步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二是资源上,向“广”促均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学校美育工作同样存在资源布局不均衡问题。以“双百工程”为例,部分农村学校因学生人数少、地理位置偏,开展活动困难。让“双百工程”覆盖所有学校,是太原教育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三是效果上,向“深”要质量。目前,许多学校的美育工作开展还不够充分,主要依靠音乐、美术课程和学校艺术教育活动月等形式。今后,太原市教育部门将把“双百工程”纳入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体系,促进学校美育工作不断提高。充分发挥“双百工程”的辐射带动效应,引导各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自主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使优秀文化艺术教育在学校扎根发芽、开花结果。

    “双百工程”开展以来,受到了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热潮中,太原市教育部门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以优秀文化艺术进校园“双百工程”为突破口,破解当前制约学校美育事业发展的难题,为实现太原市教育现代化、美育工作上台阶而继续努力。